about

新业态 新模式 新消费——2018中国国际体育用品博览会观察

打开“自由运动场”APP,一身运动装扮的李健开始在跑步机上跟着网上课程练习……5月25日,在上海国家会展中心开幕的2018年中国国际体育用品博览会上,除了传统的劲歌热舞,记者看到更多的是“扫码体验”,以及像Keep这样的互联网企业、“金域医学”这类专注临床检测的“第三方医学检测机构”也参与到体育用品业的传统盛会中。 现象一:互联网企业线下忙耕耘 李健,今年32岁,来自上海,现在网上经销体育用品器材,是一位喜好跑步的健身达人。“因为我手机上有Keep这款应用,他们推出K1跑步机,当然有兴趣了解。什么让我感兴趣?当然是网上的‘跑步课程’。” 以健身应用软件起家的Keep开发了首款智能跑步机K1,“截至去年12月,我们在‘运动健身类APP用户渗透率排行榜’上一直高居榜首。注册用户1.3亿人,月活跃用户3000万,从中获取累积9亿多条数据,恰是我们开发产品的基础,也是优势所在。”Keep运动产品事业部副总裁王亮说。 今年3月K1在京东首发,首家实体店“Keepland(健身空间)”同时在北京华贸中心开业……线下的这一系列行动直指拥有庞大人口的室内健身、室外跑步人群。 企望掘进这一市场的不止有Keep这家。同样由运动软件开发起家的杭州乐刻网络技术有限公司在拓展健身房市场的速度相当惊人。成立不到三年,已将每家300平方米的“小型健身房模式”推广到北京、上海等8个城市,全国累计建有350家门店,预计到2018年增长到1000家……互联网企业线下忙耕耘,已成为中国体育产业发展的新业态,锐不可当。 现象二:跨界融合成趋势 “我们是第一次来参加体博会。”大健康概念、体医结合……让这些年的体博会出现了许多新面孔,惠斯安普就是其中一家。 这家专注于生物医学领域医疗设备及系统的设计、开发、生产及销售的企业,首次参加体博会带来了PMA针对专业运动员的“微循环修复系统”与HRA针对全民健身、“体医融合”的“健康风险评估系统”两大设备。 201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定下明确目标:到2020年,我国健康服务业总规模超8万亿元,到2030年达16万亿元。健康管理预防为主、关口前移,无疑为体医融合创造了更广阔的空间。 专注于临床检测的第三方医学检测机构、上市企业“金域医学”此次带来了基因检测的测序仪,“私人专属的一站式精准方案,从此改写你的运动之路”的硕大字体,配上俊男靓女的魔鬼身材照片,很有冲击感与诱惑力。 “常州体育健康产业园去年9月开园,不同于传统的产业园区,我们不做制造,而是以设计为切入点,带动产品孵化、展示、营销,做好体育与教育、与人工智能、与互联网的跨界融合。”参展的企业代表、常州同天实业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李鄂东告诉记者,首批入住的企业里就包括有工业设计公司、高校研发机构、运动康复中心。 体育+医疗、体育+旅游、体育+教育……多领域的跨界融合已是大势所趋。 现象三:新兴产品仍有成长空间 “老板,有光电心率运动手表吗?”一位小伙问运动休闲展区里的“松路”负责人陈巍。来自深圳的这家企业专门从事运动系列手表的研发与生产,“光电心率手表、铁人三项手表、登山手表、钓鱼潜水手表,我们都有。2013年国内就有这类产品,但增长迅猛还是这两年。”陈巍说。 无疑这与路跑、骑行、登山为代表的户外运动持续升温,带动运动装备消费火爆有关。根据《2017中国体育发展消费报告》统计显示,2017年国内路跑赛事参赛规模接近500万人次,经常参加山地户外人口超过6000万人次。 跑鞋与运动手表已成为路跑一族的标配。“过去跑步都用心率带,勒得慌,现在想买块带光电的,省事、舒服。”小伙子这样说。 自2014年开始,以智能手表为代表的穿戴设备成为运动健康类市场的新宠。起伏沉浮,像生产运动手环的NikeFuelBand、Fitbit、Jawboneup陷入困顿,但运动手表、智能服装仍增长可期。“突破了瓶颈,或许就会转入发展的快车道。”一位业内人士这样表示。(周萌)

2021

12-16

创新,让体育用品制造精准发力

对于目标万亿的福建体育产业来说,创新是永远不会过时的话题。 25日,以“聚力·融合·创新”为主题的中国国际体育用品博览会在上海国家会议中心开幕。 智能化拓展产业空间 尽管像安踏、匹克、特步这些体育用品制造业龙头没有参展,但是我省依然有88家企业亮相体博会,涵盖健身器材类、按摩器材类、网羽搏击类、运动休闲类、场馆设施类等多个门类,数量再创赴省外参展新高。 而关于创新的话题,不少参展闽企也给出了自己的“答卷”,而这些“答卷”也体现了他们在深耕各自细分行业之后的精准发力。 舒华董事长兼总裁张维建认为,面对健身行业的升级换代,近几年行业市场发展的风向预示着智能化已成为大势所趋,并将成为健身领域的下一个爆点,“但是智能化只是整个行业的发展策略,而不是发展目的,健身器材行业的智能化发展目的是在于让健身管理更加高效,让健身更加科学、有趣和便捷”。 在本届体博会上,舒华以“全场景智能、大数据健康”为主题,全新展示多场景智能健身解决方案,涵盖商用健身、企事业健身、家庭健身、全民健身等多个运动场景。张维建表示,“只有科学运动,才能真正换来健康。所以一直以来,舒华坚持‘产品智能化、运动科学化’发展思路,通过专业而全面的运动健身器材与服务,致力于为用户提供专业、科学的运动健康解决方案”。 健身智能化蕴含着极大的行业发展空间,必将成为未来健身市场的巨大转折点。泉州师范学院体育学院院长许月云认为,舒华通过不断自主研发及合作,将智能科技应用到健身器材和服务中,逐步让运动更加科学、有趣和简单。这不仅是舒华的产品发展演变思路,也从某种意义上代表着健身产业发展趋势。 环保应用将受市场青睐 与舒华在智能化上的创新不同,作为专业从事体育场地材料研发、生产、销售、服务一体化的福建万聚福体育科技有限公司则把创新的目光投向了环保。 据公司创始人张祖爱介绍,万聚福通过与东南亚顶尖科研院校马来亚大学校企共建“万聚福运动场地材料科研中心”,加大科研投入改进并提升产品新材料和新工艺,“对健康、环保的更加关注一定会带来更多优质的产品和服务。只有自我提高,才能为行业带来生命力”。 在体博会上,万聚福推出了三款新品:可以达到70%以上反弹力保护作用的珠之海弹性减震垫,运用高负荷多纤维综合材质研发的万德尔弹性减震垫,以及弹性性能和冲击吸收都达到国际标准的环保跑道颗粒。“环保作为一个根本基准点,再以环保为基础,保障生产出来的产品能够满足安全性能,从而满足市场的需求。”张祖爱说。 省体育设施行业协会会长陈程认为,开发运用新材料、提供个性化定制产品并赋予产品更多的文化内涵属性,将是行业未来发展的必经之路。 创新的核心在于理念 在去年的体博会上,来自晋江的青少年校园足球运动品牌——福驰展示了内置芯片的智能足球鞋。而再度来到体博会,福驰则做起了世界杯的文章,推出了带有浓厚世界杯元素的足球鞋。 晋江创达鞋业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李俊煌说:“当前的鞋服行业机遇与挑战并存,体育产业5万亿产值的上升空间,无疑是一块诱人的蛋糕,谁能在同行夹缝中脱颖而出才是关键。” 从智能足球鞋到世界杯元素足球鞋,福驰在深耕青少年足球领域的同时,也在不断创新。李俊煌认为,企业转向“智”造,核心技术人才资源匮乏、投入成本增加是两大难题。从自身角度而言,企业应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树立技术创新意识,重视人力资源开发;从政策层面来看,企业期盼政府能出台相关政策给予企业引导、核心技术研发扶持以及税收优惠。 中国体育用品联合会主席李桦认为,对于企业来说,创新确实不仅局限于产品本身,甚至就连服务、营销等方面都需要全新的理念。体育用品制造企业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其中最大的信心即来自于创新。“创新能够带动效益增长,带动产业升级,并最终帮助企业在产品、类别等方面独树一帜。” 据悉,为提升体育用品制造业综合实力和竞争力,福建省体育局和福建省经信委在今年联合出台了《福建省体育用品制造业发展行动计划(2017—2020年)》,提出建成全国最大的体育用品制造业生产基地、全球知名的现代化体育和智慧体育用品制造业基地。(记者肖榕)

2021

12-16

2019中国国际体育用品博览会开幕

新华社上海5月23日电(记者林德韧、朱翃)由国家体育总局指导、中国体育用品业联合会主办的2019(第37届)中国国际体育用品博览会(以下简称2019体博会)23日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开幕。  本次体博会展区划分为综合展区、场馆展区和健身展区三大主题板块,参展企业近1500家,展览规模达18万平方米。来自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上千名买家和专业观众将来到体博会现场参观采购。本届体博会为期四天,将于5月26日闭幕,预计迎来国内外观众15万余人次。 2019体博会涵盖健身、健美、康体、营养、运动休闲、球类运动、场馆设施及营造等诸多领域,已成为体育产业人士寻求商机、了解行业趋势、增加品牌影响力的平台。  体博会是中国唯一的国家级体育用品盛会,也是亚太区域规模最大的国际化、专业化体育用品盛会。中国体育用品业联合会主席李桦在开幕式致辞时表示,不断顺应时势变化、创新办展理念和方式,不断优化参展企业和商品,也是体博会始终保持旺盛生命力和蓬勃发展势头的力量源泉。  本届体博会充分重视终端消费者和运动爱好者的需求,增加了极具发展潜力的冬季运动设施及设备、青少年体育器材、康复设备及服务、全民健身公共服务器材设施及学校体育设施等全新内容,以此满足参会企业和观众的差异化需求。值得关注的是,2019体博会还首次迎来风筝、网球、棒球、马术、高尔夫球、赛艇、皮划艇等实体化改革中的体育单项协会展团。

2021

12-16

中国制造亮相2019越南国际体育用品博览会

人民网河内11月15日电(记者刘刚)2019越南国际体育用品博览会11月14日至16日在越南首都河内国际展览中心(ICE)举行。90余家中国企业重点推介了运动鞋、运动服装、健身器械、户外运动用品等优质商品。除了越南本地买家,来自东南亚其他地区及欧洲一些国家的买家在试用后也纷纷为中国制造点赞。 越南体育用品博览会由越南工贸部主办,是越南体育行业最具规模的国家级展会。此次展会共设展位300个,展出面积3000平方米。除中国外,还有来自越南、荷兰、韩国、日本等国家和地区的知名企业参展。 “我终于会打乒乓球了!”在金华市迪科斯运动用品展台前,越南MAXXIS公司销售顾问严氏秋在乒乓球练习工具的帮助下,完成了一个个连贯的发球动作。在NAPA展台前,品牌经理许文恺、吴上文正悉心向越南女孩范氏垂容介绍来自中国台湾技术研发的智能网球怕、羽毛球拍,并示范动作要领,范氏垂容听得津津有味。 在展会中心位置的西班牙卡尔美品牌展台,吸引很多消费者驻足。卡尔美展台负责人向记者介绍,此次共展出100多款运动产品,服装、比赛服、运动鞋等应有尽有,为消费者提供多样化的选择。 展会期间,中国国家体育总局经济司副司长杨雪鸫向外宾介绍,目前,中国逐步形成了国家推动、部门协同、地方落实的体育产业政策环境,推动了全社会关注体育产业、参与体育产业、投资体育产业的热潮,促进了体育产业在规模上快速增长、结构上全面优化,催生了一大批体育企业、社团组织、品牌赛事以及体育小镇、体育城市。 来自福建厦门和晋江的企业还围绕各自领域的新理念、新潮流及产业链等话题进行推介交流,并播放了“精品厦门”“晋江品牌海丝行”的短片。 福建省进出口商会副秘书长、福建荟源国际展览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林若晨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就在福建,厦门、晋江自古就与海上丝绸之路的兴盛息息相关。展会期间,我们通过走秀、推介、播放形象片等丰富多彩的交流,让海上丝绸之路被越来越多的外国朋友所了解。(完)

2021

12-16

< 1 >